时间:2025-07-19
自1998年于四川达州扬帆起航,熠晖集团有限公司以铁合金生产为根基,在二十余载的市场激荡中,完成了一次次关键跃升。成功转型为横跨合金制造、国际贸易、清洁能源及基础设施投资的综合性企业。回顾发展历程,不仅是一部企业奋斗史,更是中国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
业态扩能:从单一生产到多元生态的产能跃迁
从初创时单一铁合金生产线,发展为横跨四川、青海、内蒙古和印尼的四大现代化合金生产基地,年产量实现从零到100万吨的飞跃,产能跨越式增长,构建起覆盖国内、辐射全球的供应链体系。
突破“单一”传统合金制造行业,不断刷新发展边界,向“多元”业态延伸。基于制造业对能源成本与稳定性的核心需求,投资水电、尾气余热发电等清洁能源领域,形成“合金生产-能源供给”的闭环;横向拓展关联领域,依托实业积累的资本与管理经验,涉足基础设施投资建设。
经营规模持续扩大,年营业收入稳健攀升,近70亿元的营收,多元协同的产业升级,实现了业态规模与抗风险能力的双重跃升。
产品升级:从基础合金到高端特种材料的迭代跃升
随着合作企业对原料品质要求的提升,以及特种钢、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市场拓展。从基础铬铁、工业硅、镍铁,到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特种合金(核心代表:低钛铬铁)的全面升级,实现从通用产品到特种合金的开发和迭代。
依托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丰镇市华兴化工有限公司(中国铬系特种合金研发中心),作为中国铬系特种合金研发中心,是熠晖技术创新的先锋。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持续推动产品迭代与品类创新,巩固在特种合金领域的市场领导地位。
技术革新:从传统冶炼到智能绿色的制造革命
技术革新是熠晖产品升级与业态扩能的核心引擎,关键突破是冶炼设备的“迭代更替”——从传统交流矿热炉到直流密闭矿热炉的转型。成功应用全国首台最大容量42MW直流密闭矿热炉,全国单台最大容量低钛特种合金密闭矿热炉,首创煤炭作为还原剂生产高碳铬铁技术,为合金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注入硬核能量。
引入智能控制系统与实时监控平台,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炉温、电流、物料配比等数据,引入自动化上料、出铁设备,减少人工干预的同时,将生产周期缩短。推进生产流程数字化、自动化,提升生产稳定性和安全水平。
从1998年初创的合金生产商,到2025年产业多元、技术领先的综合性企业集团,熠晖集团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舵、以创新为帆、以技术为锚的稳健航程。从单一合金到多元协同的战略转型,从基础产品到高端特种合金的技术跃升,清晰勾勒出一家中国民营企业顺应时代、勇于变革、追求卓越的发展轨迹。面向未来,熠晖集团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步伐必将更加坚定有力,持续为中国工业经济的繁荣贡献力量。
(总裁办 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