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中国电影票房“奇迹”涌现的一年,从《中国合伙人》5.38亿票房,到《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7.17亿票房,再到《西游·降魔篇》12.4亿票房……还未到年终节点,票房就已经轻松迈入200亿大关。中国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和爆发式增长的银幕数量,支撑了票房数据的历次刷新,而在这背后,中国房地产,尤其是商业地产的规模扩张成为电影市场增长的直接推动力。如果将过去十年电影票房增长曲线与同期中国商业地产销售数据增长曲线作一对比,其走势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吻合性。
梳理统计局近10年来公布的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数据发现,2003年全年,我国商业地产销售额仅为1007.76亿元;到2005年,商业地产销售突破2000亿元,达到2085亿元。从2008年开始,商业地产连续三年“大跃进”,截至2012年底,商业地产销售额达到6999.57亿元,为2008年的三倍。
从今年初到10月份,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已经达到5822.56亿元。全年有望突破7000亿大关。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认为,从电影与商业地产两个行业的需求和阶段性特征来看,两者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和契合性。